为“印度河文明”。
“哈拉巴文化”陆续发现了250多处遗址,分布的区域十分广大,西近伊朗边境,东近德里,北起喜马拉雅山麓,南至纳巴达河。北部以哈拉巴为中心,南部以摩亨佐·达罗(今巴基斯坦信德省境内)为中心,东西约1550千米,南北约1100千米,面积超过古埃及和苏美尔文明地域的总和。
一般都认为,哈拉巴文化的创造者就是印度的原始居民达罗毗荼人。从遗址的发掘来看,哈拉巴文明属于青铜时代的城市文明。
公元前3000年左右,哈拉巴文化逐渐进入了它的全盛时期,这时的人们已经知道熔解矿石、锻冶、铸造和焊接金属器具。他们还按一定比例制造合金,也就是青铜。
这时的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。居民主要从事农业,使用青铜制的锄头、镰刀、武器和家庭用具。手工业除冶金外,还有纺棉、织布和制陶。陶器制造已使用陶轮,并饰以图案和动植物花纹。宝石和象牙等雕刻技术也很精巧。还发现一些石制印章,刻有图案和文字,但尚未能释读。
由于印度河经常泛滥成灾,人们在和洪水进行的斗争中,学会了筑坝和引水灌溉。他们的主要农作物有大麦、小麦、稻、豌豆、甜瓜、椰枣、棉花、胡麻等。而种植棉花在世界史上以此为最早。在家畜中有牛、羊、猪、鸡等。在晚期的哈拉巴遗址中还发现有马骨,但当时是否已开始役使马,无法确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