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没有袁世凯的暧昧态度,早就可以撤换唐绍仪,甚至中断南北和谈了。+晓·说?C¢M¢S_ ¢蕞.芯*蟑,劫`埂.鑫¢快,当我们奇怪唐到了上海之后,闭口不提“二十二条”,而是按照南方革命党人设定的框架进行谈判时,忽略了作为代表,他只能按照袁的意志办事,凡事都要汇报,只有经过袁的同意,和谈才有可能进行下去。孙中山成立南京临时政府,对袁是个意外,作为回应,他撤销了唐的代表资格,同时也给皇族一个姿态,一切都在袁的掌握之中。真正放弃“二十二条”的还是袁本人。
萨镇冰出走
袁世凯正式向隆裕太后摊牌,逼清廷退位是在1912年1月16日,这一天他和内阁全体大臣联名上了一个折子,表示大势已去,他已无能为力,其中一句话:“海军尽叛,天险已无,何能悉以六镇诸军,防卫京津?”与新式陆军一样,海军也是清朝依赖的长城,武昌起义发生不久.10月15日,海关总税务司、英国人安格联写信给汉口的苏古敦:“我认为海军将继续效忠皇室,并成为巨大力量的来源。_搜′嗖¢暁*说′蛧~ ~蕪.错/内′容.因为他们将使水上交通不致中断。如果他们变了,局势就很糟了。”
清廷也认为有海军的配合,攻下武昌不成问题。所以,当水师提督萨镇冰的舰队到达汉口,10月17日北京的《政治官报》刊载的消息就说,萨镇冰有电到京,“人心大定,学部亦发布命令,通饬各学校学生,照常上课”。
萨镇冰是第一届派往英国学海军的。与严复同学,海上经验极为丰富,又喜读有关海军的外文新书,并每天看中英文报纸,以明了国际情形。他精通英文,英文函件都是亲自撰写,不用秘书代笔。他待人谦和,对下无骄傲暴躁之态。
10月20日,鄂军都督黎元洪给萨镇冰的信口称“夫子大人”,表示革命的目标在改革专制政体。建立中华共和民国,劝说老师反正:洪之所以能明此大义,一系吾师平日训诲之功,此次武昌之举,洪已审定确实,非他项革命可比,以数小时之间,居然恢复武汉三镇,其地有兵工厂、铁厂、织布局、麻布局、缫丝局为全国商务上政治上之中心,今值交通之世,国都合建于此,始能与伦敦、巴黎、圣彼得堡、华盛顿相颉颃。\n\i,y/u_e?d`u`.?c′o¨m`
华盛顿兴美,八年血战,吾师若出,将见不八月而亚洲地图之上必有中华民国国旗飘扬也。师一出,不但名正言顺,而实较胜于汤武。满汉存亡,系于师台_身。
马超俊自述,当时黎元洪焦急万状,想要写信给萨镇冰,但又无人敢冒险前往送信。他毛遂自荐,愿一死报国。萨的旗舰戒备森严,海军列队握枪,经过周密检查,他只身登船。将信面呈-
萨阅毕考虑三小时之久,我在旁屏息等候,最后亲笔回复:“宋卿学弟:示悉,各尽其职,此复。”下款签萨镇冰三字。我接信后即返武昌报命。黎看信后说:“语虽双关,但无恶意,你不虚此行。”我当时向黎报告,在我登舰时,舰上炮衣已脱下,正向武昌方面准备射击,等我下船后,炮衣又都穿上了。我髙兴的用广东话对黎说:“都督,我们成功了。”可惜他听不懂。
在汉口办《大汉报》的胡石庵冋忆有所出人,上舰送信的人是黎玉山。得到萨镇冰的亲笔回信,•‘甚简略,谓彼此心照,各尽其职云云,言外已有深意存也”。
黎元洪民国初年主持编辑的《武汉战纪》(初稿)也说,萨镇冰复函:“彼此心照,各尽其职。”黎元洪的儿子黎重光回忆,他父亲连写了两封信给萨镇冰,语极恳切,记得第二封信大意是:“吾师向来知道元洪为人一贯谨慎,这次起事,实是人心所向,经过再三考虑,乃接受此职。望吾师眼光看得远一些,与革命军合作。”此信去后。很有成效。
兵舰相继离去。
萨镇冰的亲信汤芗铭回忆说。他们10月17日到汉口,长江舰队统制沈寿堃向萨镇冰报告,军舰上有军官郑礼庆、朱孝先同情革命,投到黎元洪那边去了。隔几天有人假装西洋人戴假胡子来,就是朱孝先。用英语说,有一信给萨上将。这信是黎元洪具名的,称萨为老师。萨阅后默无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