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俭回:‘咸国威灵,庶有成功’。意思就是,举全国之力,可以成功的。
贞观三年,李二正式拜将李靖,出征突厥。
这一次其实是很戏剧化的,初战颉利就败退了,遣使告诉李二求议和,李二同意,便派了唐俭去协商。
老唐正在那与颉利据理力争呢,这边李靖坐不住了。
他上书李二,说颉利这次败了,但元气未伤,所附者众,若是不除,等到来年草盛马肥之时,这货肯定还会来袭扰大唐的。
这边刚将请示的书发出去,那边李靖就带着三千人马,携二十日粮草急行军,直扑颉利在定襄的老巢。
老唐可还在突厥谈判呢,李靖也不管,按他所说的,若是一个唐俭能换得突厥灭亡,这笔买卖怎么算都大赚。
吐厥因为正在和谈,也放松了警惕,当得知李靖兵来,还以为大唐主力来攻,匆忙之间直接骑马先溜了,压根忘了杀唐俭这回事。
李靖无疑是成功的,一战灭了东突厥,把颉利带到长安给李二跳舞了,但唐俭老郁闷了。
不过他也知晓,这一场仗打得太漂亮了,不管是出于真心还是假意,他都上表为李靖请功。
闲话少言,两人来到中厅坐定,唐俭同样问李厥的来意。
“莒公为吏部尚书时,听闻三年考功无一错处,为礼部尚书时,教化礼仪一日不殆,更兼出使突厥,让我大唐百姓再也不用受那突厥之扰。
我经常在他人口中听到这些,早亦心向往之。
我为陛下之孙,萌荫得来富贵,然于大唐、于百姓并无寸功,食一粟我愧,穿一衣我亦愧,
求莒公教我,如何建功,如何才能德才配位。”
唐俭愣了愣,他和李靖一样,现在处于半退隐状态,听闻过李厥在朝堂的一些事,今天可是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,
五岁孩子,不仅口齿伶俐,且思路清晰。
他沉吟片刻道:“在老臣之前,不知秦国公拜访了何人?”
“先是宋公,接着是卫公。”
“哦,宋公如何说?”
“宋公言考虑。”李厥也不隐瞒,如实相告。
“卫公呢?”
李厥轻哼一声道:“卫公托病,让他儿子来迎的我,我并没有进府,而是在府门前大骂了一顿。”
老唐顿时来了兴趣,忙问是如何骂的,
听李厥把李靖比成了老鼠,老唐哈哈大笑,很是痛快,看来李靖将他放在突厥置之不理,他还是挺在意的。
“皇嫡孙,知晓颉利被逼无奈躲在何处吗?”
“何处?”李厥也挺好奇。
“旱鼠之洞,哈哈,李靖如今被你比作老鼠,那不是像颉利一样,想来他会很生气。”
所谓旱鼠就是旱獭。
李厥也没忍住哈哈大笑起来,眼见午时将近,李厥不好留在这里用膳,便起身告辞。
其实做臣子的,没几个希望皇家之人在家里用膳,这玩意吃得好了还行,吃得不好又落埋怨,
要是吃啥中毒了,那就全家玩完。
唐俭将他送出门道:“老臣到底老了,每旬逢二、七日,自会去东宫拜见。”
李厥一揖到地道:“有劳先生。”
他走后,唐俭看着礼单也是想笑。
……
“公子,您拜访卫公,就是为了莒公吗?”东宫之中,武媚好奇道。
李厥摇了摇头道:“对待不同的人,自然要用不同的办法,我虽骂了卫公,他会感谢我的。
当然,我也知道,骂了卫公之后,莒公那里的难度肯定会小一些。”
“公子,你太聪明了。”
看着对方崇拜的眼神,李厥的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,可惜啊,年龄太小,五肢不全,靶子有了,箭射不出去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