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等你吗?”
大春儿一脸委屈,还不敢多言。
明明就是你自己说要去探清水河的嘛,现在还来赖我!
果然,没多一会儿,就见领导和钱亦文并肩从屋里笑呵呵地走了出来。
大春儿的脸,紧贴着车窗,眼巴眼望地向外看着。
他得看看,这位前两天还在电视上看见过的大领导,长得和电视里边是否一样。
大门口,领导伸出了手:“小钱呐,我就不远送了。”
钱亦文点头微笑:“领导,您请留步。”
领导微笑着说道:“到了羊城,给我打个电话,报个平安。
“就打我刚给你这个电话就行,二十四小时都有人接听。
“就算我不在燕京,接到电话了,他们也能马上告诉我。”
钱亦文躬身相谢:“谢谢领导的关爱……”
王秉春在路的对面,虽然听不到两个人说什么,但看到领导的面色后,欣慰地笑了。
看来,聊得不错!
下山途中,大春儿问道:“钱老板,咱现在回办事处吗?”
“不!”钱亦文说道,“我们去圆明园门口看看,到底有没有炸酱面。”
大春儿一脸为难:“钱老板,那地方要不是因为对面有个世界闻名的大学校,都不一定有人去,哪有什么好的馆子呀!”
钱亦文说道:“走吧,去看看再说。”
大春儿实在搞不懂这老板儿是什么脾气。
之前在春城的时候,看着人家把买卖给做得那么好,他是由衷地佩服这个小老板。
可是,到了京城,不知为啥,花大价钱买了个破院子。
这已经让钱亦文的形象在他心中大打折扣。
现在又宁肯跑去荒园子门口找炸酱面,也不去自己的买卖看一眼,这是怎么想的?
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儿……
关键是,你不去看,我那些心思不都白费了吗?
沿着街道一直走下去,过了冷清的圆明园大门,也没见到他要找的面馆。
钱亦文心中暗想:不对呀,前世花了29元吃的那一筷头面条,墙上明明写的是“百年老店”呀?
作者还真吃过29一碗的,但那个比这个好,碗上的豁牙子多了两个……
这事儿怎么能记错呢?
三个人吃面,满以为100块足够了,可谁想到随手点的一瓶果汁竟是75元……
眼看一条街就要到头儿了,大春儿开口了:“钱总,要不咱还是回城里吃吧,我知道一家,那面做得那叫一个地道儿!”
钱亦文淡淡说道:“好,听你的吧。”
走着走着,钱亦文突然指了指窗外:“大春儿,这是哪儿?”
大春儿探头向外看了看:“中官坟。”
钱亦文扭头看了看大春儿:“是中关村吧?”
大春儿笑了笑:“钱总,您对咱老燕京的事儿还真知道的不少。是早改叫中关村了,我这也是跟着老辈子人说惯了。”
钱亦文眼望窗外,喃喃自语:“果然,中关村真的是个村啊……”
大春儿不解地看了他一眼:“中关村,可不就是一个村儿嘛。”
又走了没多远,大春儿指着窗外渐渐呈现出的繁华气象说道:“钱总,这是咱燕京的电子一条街,我看您随身带着录放机,要是想买磁带,咱可以停一下。”
钱亦文盯着窗外愣了一会儿,摇了摇头。
眼下还是倒爷天下的中关村,谁能想到再过几年会成为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、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、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……
当年的电子一条街,发大春儿所说,就是卖小电器的地方。
看了一会儿,钱亦文收回目光,突然问了一句:“大春儿,我看咱院子里有棵海棠树,几月份开花?”
“三月下旬就开了,最好看的时候是四月初。”
“大春儿,帮我办件事儿……”
大春儿嘿嘿一笑:“有事儿您说话,说啥帮不帮的。”
钱亦文笑笑说道:“花开之前,帮我找人把院子好好收拾收拾。”
“行!”大春儿痛快地答应了下来,接着问道:“钱老板,怎么个收拾法?”
钱亦文说道:“我回去琢磨一下,然后给你打电话。”
是该让老头儿老太太们享受一下生活了……
翌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