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不全部演
出,但有的戏已成为“梅派”代表剧目,在国内外演出时受到好评。 梅兰芳使昆曲得以复苏、发扬,并且在他的其他代表剧目中,也孕含着昆曲的精髓。昆曲又充实了梅兰芳的表演艺
术。 梅兰芳在演出的昆曲戏中,有几出戏是有代表性的作品。《游园惊梦》是其中之一。此剧在1959年还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成了一部舞台戏曲表演艺术片而流传于世。 《游园惊
梦》是明代大剧作家汤显祖名著《牡丹亭》中最富魅力的一折戏。梅兰芳排演此戏时,是由乔蕙兰教曲、陈德霖与梅兰芳共同研究身段,丰富了表演,使之别具光彩。1918年在京首演,梅
兰芳扮演杜丽娘、姜妙香扮柳梦梅、姚玉芙扮春香、李寿山扮大花神。另有“斌庆社”学生串演十二花神,“堆花”一场十分整齐华美。此戏一演而红。梅兰芳在诸多昆曲剧目中,最爱此
戏。下的功夫最大,演出的场次也最多。 梅兰芳南迁上海之后,于1933年又与江南昆曲名家俞振飞、丁兰荪、许伯遒等交往,更加深入研究此戏的唱念、身段,博取众家的精华。1934
年在上海的一次义演中演出。由俞振飞饰柳梦梅,许伯遒吹笛。合作的甚为完美,可以说已入化境。这也是梅、俞两位艺术家合作的开始。 梅兰芳在《游园惊梦》中饰演杜丽娘,无论
是唱、念、做,都不同凡响。通过他的优秀表演,不仅表现出了杜丽娘的温婉、娴雅、贞静的性格,还把这位深锁幽闺的少女心灵深处的寂寞、空虚、惆怅、彷徨的心情,在唱做中恰如其
分地流露出来。而且演来层次分明,让每一个细心的观众都能明显地感觉到。如在“游园”的时候,他只流露了一些惆怅之情,着重在叙景,体现了词中“摇漾春如线”的意境。这种意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