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找小说网 > 中国历代大儒 > 第14章完结

第14章完结

象,后者则是春秋乱世的形势。至孔子时,诸侯也不能“专征”了,而是政“自大

夫出”,其至“陪臣执国命”了,眼前的阳虎就是陪臣执国命的罪魁!。孔子又诅

咒说:“自诸侯出,盖十世希(稀)不失矣;自大夫出,五世希不失矣;陪臣执国

命,三世希不失矣!”(《季氏》)阳虎以大夫家臣(陪臣)的身份干预国政,上

凌君,下逼主,专生杀,擅于夺,哪里还有一点仁义礼智的影子?君臣无序,主仆

易位,实乃无道之至!面对这样的乱臣贼子,他孔丘哪里屑于合作!他历来奉行的

是:“邦有道,贫且贱焉,耻也;邦无道,富且贵焉,亦耻也。”(《泰伯》)在

无道之世而得荣华富贵,必将采用不义手段,这是孔子最为不齿的:“不义而富且

贵,于我如浮云!”(《里仁》)如果说,从前孔子发愤努力,学习六艺,是为了

入仕、进入上流社会的话,那么,当他认识到礼乐的还以仁义为内容,形成了“仁

义礼”三位一体的思想后,他的追求就从具有功利色彩的求仕。进入了另一个道德

的境界,那就是为了推行仁义而求仕,即他的弟子子路所说:“君子之仕也,行其

义也。”(《微子》)既然此时出仕不能“行义”,与其作帮凶,不如洁身自好,

作个“隐居以求其志,行义以达其道”(《季氏》)的隐君子。

“隐居以求其志”。“志”,即指“仁义礼”的政治抱负,也是“志于道”之

“志”,即对客观规律的体认。如果说孔子“30而立”和“40不惑”时掌握了“六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