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找小说网 > 中国历代大儒 > 第81章完结

第81章完结

但却“既晚无还”。~优¨品,暁\税′王· \勉~肺^悦¨犊,返老还童是不可能的了,唯有著书立说以体现自己的存在,以

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他整理完平生著述,还撰写了一篇长长的《自纪》,在“命

以不延,吁叹悲哉”的哀叹声中,走完了自己失意的人生之旅。史家没有记载他死

的具体年代,只含糊其辞地说“永元中(约公元98年)病率于家”。

七、平生著述

王充仕宦不达,志穷无如,遂“淫(广泛)读古书,甘闻异言”。又感“世书

俗说,多所不安”,于是“幽居独处,考论实虚”,发深邃之想,奋如椽之笔,撰

著鸿文大论,上探天文,下穷地理,中讨人事,以便“垂书示后”,留不朽之名。

王充的著述,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:

一是讥时刺世,劝善勉节类。有《讥俗》之书:帕纪篇》说:“俗性贪进忽退,

收成弃败,充升擢在位之时,众人蚁附,废退穷居,旧故叛去,志俗人之寡恩,故

闭居作《讥俗》《节义》12篇。,p^f′x·s¨s¨..c*o¨m?”

《讥俗》《节义》,今不见于《论衡》书中,有人说是两部书,但这里明言

“讥俗节义12篇”,其为一书可知。其书又单称《讥俗》:“充既疾俗情,作《讥

俗》之书,欲悟俗人,故形露其指,为分别之文。”这里都以《讥俗》概二书,颇

疑“讥俗”为书名,“节义”为篇名,居《讥俗》全书之首,称“《讥俗·节义》”,

犹称“《论衡》‘三增’‘九虚’”之类也。

二是议政言事类,有《政务》之书,《备之》、《禁酒》等篇。《自纪》:

充既疾俗情,作《讥俗》之书,又闵人君之政,徒欲治人,不得其直,不晓其

务,愁情苦思,不睹所趋,故作《政务》之书。

这里说《政务》之书是为人君陈“所宜”、“所务”、“所趋”的治国方略。^看\书¨君¢ ·已′发+布¢最¨芯~璋`劫?

但这只是一个方面,王充在《对作篇》中又补充说明了《政务》之书的内容:一则

说“其《政务》,言治民之道。”一则说:“《政务》为郡国守相,县邑令长,陈

通政事所当尚务。欲令全民立化,奉称国恩。”可见其书也探讨了地方长官如何治

民的问题,内容十分全面。王充曾游学京师十余年,又常在地方任官,再加上他的

博闻奇识,所言必有可观,故他本人也十分自信,将《政务》比作可供王者览观风

俗的《诗经》,说:“古有命使采诗,欲观风俗,知下情也。《论衡》、《政务》,

其犹诗也。”

除了论政专书外,王充还有随事即兴之作,如《备乏》、《禁酒》等篇。《对

作篇》言:

建初孟年,中州颇歉,颖川汝南,民流四散;圣主忧怀,诏书数至。《论衡》

之人,奏记那守,宜禁奢侈,以备困乏。言不纳用,退题记草,名曰《备乏》。

酒靡五谷,生起盗贼,沈酒饮酒,盗贼不绝。奏记郡守,禁民酒。退题记草,

名曰《禁酒》。

张宗祥《论衡校订附记》认为:“《政务》之书不悉篇数,所可考者,《备乏》、

《禁酒》两篇耳。”将《备乏》《禁酒》作为《政务》的两篇。如果单从“言治民

之事”考之,二篇确与《政务》同旨,但却没有更多的证据说明它们就是其中的一

部分,只好存疑。

三是考订伪书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