备一说,惜无确据。臧琳《经义杂记》卷16又说:《自纪篇》中“闭目塞聪,爱精
自保,适辅眼药引导,疑是16篇之目。”显系牵强附会,但如果说是《养性》之书
的内容提要,则是可以考虑的。
第五类是杂著,见于记载的有《大儒论》、《果赋》等。《大儒论》作于明帝
水平二年,已佚,见于李贤《后汉书注》所引袁山松《后汉书》,引文“大”字作
“六”。《果赋》,已佚,见于《太平御览》卷168引。
王充的著作流传于今的只有《论衡》85篇,其中《招致》一篇有目无书,实存
84篇。其余《讥俗》(含《节义》)之书,《政务》之书,《备乏》、《禁酒》之
篇,《养性》(含养气)之书,《大儒论》等,归宿如何,历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。
一以为保存于今本《论衡》之中。南京大学《国学丛刊》二卷三期(1923年)张右
源撰文,认为:“今本《论衡》是把原来的《讥俗》之书,《论衡》之书,《养性》
之书混杂起来了。”朱谦之亦同此说,还在今本《论衡》中分析出哪是《讥俗》,
哪是《节义》,哪是《政务》,哪是初本《论衡》,哪是《养性》……;北京大学
历史系《论衡注释》小组亦认为王充的著作虽有遗篇,但以上诸书历经王充本人整
理,都基本保存在今本《论衡》之中,只是具体篇章无法分析了(《前言》)。与
此相反,张宗祥《论衡校订附记》认为:“请书皆不传,所传者独《论衡》之书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