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找小说网 > 中国历代大儒 > 第83章完结

第83章完结

十五篇耳。¨我-得¨书+城? ′首·发,”蒋祖恰也人为“王充《养性》、《政务》、《讥俗》三书,至今均已

亡佚,虽则它们的基本观点在今本《论衡》中可以探知,但今本《论衡》实未包括

上述三种著作。”

我们认为,同一作者,不同著作的内容互相渗透,是常有的事,因此我们往往

可从现存著作中窥知其佚书的内容。但是,我们却不能就此得出佚书的篇章就已包

括在今存著作之中的结论。王充的著作也有这种情况。固然今本《论衡》保留了一

些《讥俗》、《政务》、《养性》、《大儒论》等书的某些内容,但我们不能说今

本《论衡》就包括了诸书的全部篇目,更没有充足理由说是诸书的改编。首先,

《论衡》与《讥俗》、《政务》、《养性》等书是各自独立的专书,王充在不少章

节常常将《论衡》与诸书对举:

《自纪篇》曰:

充既疾俗情,作《讥俗》之书;又闵人君之政……故作《政务》之书;又伤俗

文多不实诚,故为《论衡》之书。?白!马¨书/院^ ′庚′鑫~醉.全^

以此见《讥俗》、《政务》、《论衡》相次而作,本为三书。又《对作篇》曰:

其《政务》言治民之道;《论衡》诸篇,实俗间之凡人所见,与彼无以异也。

《政务》与《论衡》对举,内容也各自不同。又《自纪篇》:

《讥俗》之书,欲悟俗人,故形露其旨,为分别之文,《论衡》之书,何为复

然?

《讥俗》与《论衡》对举,并通过问难者的口,两相比较其风格。

致于《养性》之书,《自纪篇》明明叙在充晚年穷居老病时所作,更在诸书之

后,不可与《论衡》之书相混同。由此可见,《讥俗》、《政务》、《论衡》、

《养性》各自为书,不相杂厕。即或诸书有的内容经王充晚年改定,收入了《论衡》

定本之中,其改动也是非常之大的,不能简单地视为同书的改隶。如世以为《备之》、

《禁酒》是《政务》中的两篇,《节义》是《讥俗》中的一篇,《养气》是《养性》

中的一篇,都不见于今本《论衡》之中,即是明证。_晓¢税,C^M*S? !埂\新?醉/全+

今本《论衡》中有不少讥时俗、言政事的内容(尽管没有说节义,讲治道),

如果说是《讥俗》、《政务》之书的改隶还差可成立的话,那么《养性》之书的内

容却是在《论衡》中难寻踪影的。相反,我们从中找到的只有他对道术方技的批判:

如前所说,王充在《道虚篇》中否定了“老子之术,以恬淡无欲,延寿度世”;王

子乔之辈“辟谷不食,遂为仙人”;道家相夸的“真人食气,寿而不死”;“导气

养性,度世而不死”;“服食药物,延年度世”等等长生不老之术的可行性。还在

《无形篇》中重申这一批评,坚信“用气为性,性成命定。形不可变化,命不可减

加”。大概说来,《论衡》主要作于壮年,其时意气风发,颇具指点江山,粪土当

年的豪情,因此其中注意的是疾虚妄,求实诚的学术问题。晚年著《养性》,年渐

70,“志力衰耗”,“志穷无如”,常有“历数冉冉”,日薄西山,壮志不酬,晚

景索莫之态。难免不有“终祖”之惧,于是将养生益年提上日程。此亦少壮重事业,

老来迷养生之常情。养生的内容既不见于今本《论衡》,其已失传当无疑问了。

就是今传的《论衡》一书,在写成之后,因其议论“违诡于俗”,“不类前人”,

因而遭到种种非难,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。她得以流传,还要感谢蔡邕、王朗

二人的赏识与看重。谢承《后汉书》记载: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