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兽穷
则攫,人穷则诈,马穷则佚。自古及今,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。”(《孔子家
语·颜回》)如果以穷民力来治理国家,那么老百姓必然要反抗。“凡夫之为奸邪
窃盗历法妄行者,生于不足,不足生于无度。”无节制的搜刮,使老百姓难以生存。
他们只会挺而走险。“万民之叛道,必于君上之失政。”(《孔子家语·入官》)
统治者的胡作非为,迫使老百姓不得不造反。这时,如果对老百姓又滥施刑罚,其
结果必定是“罚行而善不反,刑张而罪不省。”(《孔丛子·刑论》)只会弄得社
会更加动荡不安。所以,从当时的社会实际来看,尤需“无为”而治。要爱惜民力,
才能求得社会安定,进而达到一统天下的目的。他从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,为维护
传统的儒家学说,把道家的天道观和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融合到儒家中来。这恰恰
反映出汉魏之际的儒学向道家学说靠拢,成为正始年间玄学以道家思想为本的重要
过渡,也可以说是学术风气转变的先导。
五、崇德重才 安邦治国
王肃把道家的思想融合到儒家的学说之中,又遍注众家经典,目的是借儒家学
说的传统影响力,宣扬他自己的安邦治国的思想。面对三国鼎立,亟待统一,安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