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正也。君为正,则百姓从而正矣。君之所为,百姓之所从。君不为正,
百姓何所从乎?”(《孔子家语·大昏解》)君正臣随,上行下效。然而仍不可能
无误,所以他又强调人君听谏的重要。他认为国君必须听取不同意见,尤其是相反
的意见,他以卫国为例说:“君出言皆自以为是,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;卿大夫亦
皆自以为是,而士庶人莫敢矫其非。君臣既自贤矣,而群下同声贤之。贤之则顺而
有福,矫之则逆而有祸。”(《孔丛子·抗志》)君臣都自以为是,听不到、也听
不进纠正自己错误的好意见,最终将导致国家的衰败。这就从正反两方面来提醒国
君,治理国家,完善自身是非常重要的。这种要求,看似有为,实际与他无为而治
的思想是一致的。
既然如此,国家的人员、机构也就应精简。他上书皇帝说:“除无事之位,损
不急之禄,止浮食之费,并从容之官;使官必有职,职任其事,事必受禄,禄代其
耕,乃往古之常式,当今之所宜也。官寡而禄厚,则公家之费鲜,进仕之志劝。各
展其力,莫相倚仗。”(《三国志·魏志·壬肃传》)去掉那些有位无事,或因人
设官、只享受薪棒的官员,让每一个有事的官员都有丰厚的薪俸而各尽其责。结果
不只会减少国家的财政开支,还可避免无事扯皮、互相争斗,或互相倚仗,朋比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