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漠起,汤武革命而誓诰兴。”嘉言
懿行,其来远矣!至于《书》的编者,孔颖达承袭司马迁之说,定为孔子。他说孔
子生于衰周,有崇高的德行却无适当的地位,道之不行,遂讲求圣人之道以教化人
心,取档案资料,删繁就简,去粗取精,编为《书经》。时限上“上断尧舜,下终
秦鲁,时历五代,书总百篇”;内容上,都是先王“前言往行足以垂法将来”者。
但是,在《尚书》问题上,孔颖达却犯了采用伪孔传的错误,历来颇受非议。《尚
书》的流传,最多纠葛。相传孔子删书百篇,秦焚书,《尚书》散佚。汉兴,济南
伏生凭记忆传授,仅得29篇。当时以汉隶写录,史称《今文尚书》。西汉流行欧阳、
大小夏侯之学,都是今文。景武之时,鲁恭王坏孔子宅,得孔氏壁藏古经,其中有
《尚书》,用战国古文写成。孔安国以今文校读,多出16篇,是为《古文尚书》。
当时只藏于禁中,民间并无传授,孔安国是否给它作传也很难说。由于知之者稀,
汉成帝时,张霸竟伪造《古文尚书》102篇,号称“百两篇”。王莽兴古文,立有
《古文尚书》博士。东汉颇有传人,但都只传其中与今文相同的29篇。马融、郑玄
所作《书注》,也限于此。其余16篇称《逸书》,因无传授,渐渐失传。直到东晋,
梅赜献出号称孔安国作传的《古文尚书》,共59篇。经后人考定,其经文有33篇系
分析今文29篇而成;另外25篇系摭拾旧文,杂糅而成。又搜罗古训,配以传注,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