勿使染尘埃”的著名
偈语。
第三,性善情恶,性情相对。
李翱虽然承认性情相生,但认为“情者妄也,邪也。”又说:“人之性本皆善,
而邪情昏焉”。所谓情,他认为是“嗜欲爱憎之心”,只有这种妄情熄灭,本性才
会清明。只有“情”才会“为不善”,而“性”是绝对“善”的。李翱在《复性书》
中,有时把性、情完全对立,认为性是恶,是邪,认为“情不作,性斯充矣”;有
时又说“情有善有不善,而性无不善”,承认“情”也不完全是恶,也有善的成份。
这样,论证上显得有些混乱和前后矛盾。虽然如此,李翱还是基本上否定“情”的。
第四,圣人与凡人的区别。
在李翱看来,圣人之“性”与凡人之“性”是没有差别的。在《复性书》中,
他以问答体的形式写道:
问曰:凡人之性犹圣人之性欤?曰:桀纣之性犹尧舜之性也,其所以不睹其性
者,嗜欲好恶之所昏也,非性之罪也。
也就是说,凡人之“性”与圣人之“性”都是先天具有的,所不同的地方在于,
圣人得到这种先天之“性”,没有被嗜欲好恶等邪情所污染,所以是纯粹的“性”。
至于一般的凡人,“性”被嗜欲好恶所蒙蔽,即有七情六欲笼罩在“性”上面,所
以“性”是不纯洁的,不清明的。
那么,圣人有没有“情”?李翱是这样回答的:“圣人者寂然不动,不往而到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