命。’世之高论者竞为幽僻之语以欺人,使人跋悬而不可及,积瞀而不能知,则昼
丽舍之。其实奚远哉?是不是,理也;才不才,命也。"(《迂书》)他认为,有
些人把性理问题讲得玄乎其玄,弄得人们神智不清,不过是欺人之谈。其实,所谓
理,无非是个是不是的问题,所谓“命”,无非就是决定人的材质(本质)的那个
东西。他对性理问题虽然讲得不多,但比较切合实际。
五、立身处事有则 道德文章启后人
对司马光的为人,朱熹有如下评论:
公忠信孝友恭俭正直出于天性,其好学如饥渴之嗜饮食,于财利纷华如恶恶臭;
诚心自然,天下信之。退居于洛,往来陕洛间,皆化其德,师其学,法其俭。有不
善曰:君实得无知乎!博学无所不通。(《三朝名臣言行录》卷7)
这是对司马光个人品德的一个简要概括。这个评价虽然不无溢美之辞,但基本
上是符合实际的。比如说前面提到他终生力行于一个“诚”字,这就是事实。他居
洛阳时,曾派人去卖他骑过的马,替他卖马的人临走时,他嘱咐说:“此马夏天有
病,若有买者,事先告诉他。”(《宋人轶事汇编》卷11)此事后来被人传为美谈。
他做官直言敢谏,为人处事“言行一致,表里相应,遇事坦然,尝有余裕。”(同
上卷12)修《资治通鉴》能据事直书,不为尊者讳,该褒则褒,该贬则贬,尽量按
照历史的本来面目据实直书。在治学态度上刻苦踏实,学而无厌,敢于攀登高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