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找小说网 > 中国历代大儒 > 第182章完结

第182章完结

3.《司马温公集》

4.顾栋高《司马温公年谱》

5.《传家集》

6.《皇朝文鉴》

7.丁传靖《宋人轶事汇编》卷11

8.朱熹《三朝名臣言行录》

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

下一篇 回目录

关学开山 张载

(1020——1077)

张载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,是宋代理学的奠基人之一。·天¨禧_暁\税`网¢ ¨勉·肺`跃?犊-因为他家居关中,他开

创的学派后人称之为关学。张载的关学与同时代周敦颐的濂学,程颢、程颐兄弟的

洛学以及南宋朱熹的闽学,并称理学四大派。封建王朝在张载死后给予了他崇高的

荣誉二宋理宗封他眉阝伯,“从祖孔子庙庭”。明清两代,张载的著作都被认为是

理学的代表作,是开科取士的必读书。他的学派和他的哲学思想,在宋以后的中国

文化中有重大影响。.微¨趣-暁·税, ¨嶵¢辛.漳,劫.更_鑫·快+他创设的、“以气为本”的唯物主义宇宙论,是中国哲学史上

第一个系统地以气和阴阳说明世界运动的哲学体系。

一、研百家之学 归六经之业

张载字子厚,祖上世代居大梁(开封)。他的家庭是一个仕宦世家。祖父张复,

在宋真时任过给事中、集贤院学士等职,后赠司空。父亲张迪,在宋仁宗朝官至殿

中丞,出知涪州,后来就死在涪州任上。父亲死时,张载和他的弟弟张戬都很年幼,

没法回故里,于是侨居凤翔眉县横渠镇(今陕西眉县横渠乡),所以后人又称他为

张横渠。

张载幼年早熟,父亲还在时,他刚开始从师读书,就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志向和

学习的自觉性,得到家人的赞赏。父亲死后,环境的锻炼,更养成了他一种自立精

神。他刻苦地学习,兴趣非常广泛,当时的各种各样的知识,他都加以广采博收。

他与陕西分阝县人焦寅关系很密切。¨c*h*a`n/g~k`a¨n`s~h-u·.?c¨o,m,焦寅喜欢研究和讨论军事问题。年轻的张载也

喜欢议论军事与边防问题。因为当时的陕西一带,正受到西北边的西夏国的侵扰。

康定元年(公元1040年),21岁的张载决心投笔从戎、立功边陲。他给当时的陕西

经略安抚副使、主持西北地区军务的范仲淹写信,表示愿意联络一些人,攻取被西

夏占领的洮西之地(现在的甘肃一带)。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,学术上也有

很深的造诣。他从信中看到这个青年有远识,能成大器,就勉励他说:“儒者自有

名教可乐,何事于兵?”引导他读《中庸》,学儒家之学。范仲俺的指导,对他以

后走向学术道路,有很重要的影响。

张载按范仲淹的指引,读完了《中庸》,但他并不感到满足,他坚持在学术上

进行自己的探索。他研究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和道教的书籍,也阅读佛教的著作,

经过研究和比较,最后他还把自己的学术放在儒家文化,以儒家的六经为依归。

两晋南北朝以来,儒学的地位有所降低,佛教、道教盛行,到隋唐形成三教并

行的局面。经过唐末五代的大动荡,人们感到:传统儒学无论是章句之学或者是天

人感应理论,都不能继续担负起维护纲常名教、维系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任务。而

佛、道二教崇尚虚无、不涉实际事务,更不适合社会政治的需要。重新确立以儒学

为主体的文化价值体系,就需要对儒学进行再创造,这是北宋时代的文化思想界的

任务,范仲淹关于读《中庸》的指导反映了这种时代的思潮。年轻的张载,他开始

并不愿意把自己的学术局限在儒学一家之内,他要探索,要比较,因而广采百家之

学,最要的是佛教和老庄。一个是外来文化,经过晋、唐时代在中国迅速的传播,

已经能与儒家争席。另一个自先秦以来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依附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