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找小说网 > 中国历代大儒 > 第185章完结

第185章完结

北宋时代的新儒学运动,因为五代之后传统的儒学已经发生了危机,政治家失

去理论兴趣,只知道讲功利之学;儒生又困于章句而不究义理;佛道之学则尚虚无

而不涉实际。?墈¨书!屋?晓·税¨蛧^ ^已′发*布!蕞?薪_章!截-

因此,重建儒家的理论体系成为时代的使命。张载自从走上学术道路,就一直

怀着这种使命感。

在这段期间,他撰写了著名的《西铭》一文。《西铭》又名《订顽》,是他在

横渠镇讲学时写在西边窗户上的一篇铭文。全文只有五百多字,是供学生修养的纲

领,但它是张载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。文章从天人一本讲起,以仁孝为核心,

阐述了张载的基本哲学观念和政治伦理思想。二程最推崇《西铭》。程颢说:“孟

子之后未有人及此”,“要之仁孝之理皆备于此。”

天人一本,这是新儒学的共同信念。但这个本是什么?关学和二程的洛学却有

不同的回答。.五¢4.看?书/ ,庚?新/嶵¨哙_关学是以气为本,洛学是以理为本,这个本的不相同,表现出两个学

派的学风也不同。关学注重自然科学和实际问题,对于天文、地理、兵法、医学、

礼制都进行广泛的探求。洛学则注重人的内心修养,讲学问就是讲修养,读书主要

是“涵泳义理”。所以二程批评张载的学术,说他“有苦心极力之象,而无宽裕温

和之气”。这正好说明张载的关学注重实用知识,注重社会实际问题的特征,与后

来只知道“低头拱手,空谈性命”的理学家是完全异趣的。

与关学、洛学同时并存的,还有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学,三苏父子为代表的蜀学。

王氏新学也因他颁布的《三经新义》而得名,主要是为他推行变法的政治改革服务

的,蜀学则以文学著称,因而都不能成为哲学化的新儒学运动的主流。此外还有周

敦颐的濂学,周氏本来没有形成自己的学派,因为他是第一个探讨儒学本体论的,

又当过二程的老师,开创之功不可灭,所以后来尊他为濂学。-暁.税¨宅~ \首`发-实际上,作为北宋新

儒学运动的干城,就只有关学和洛学了。

张载开创的关学,在他关中讲学的时期,已经是门生云集,影响很广。据《宋

元学案》和张骥的《关学宗传》记载,当时关学的阵营已经很大,著名的弟子有吕

大忠、吕大钧、吕大临三吕兄弟,还有苏囗、范育、薛昌期等。受学于张载的则有

种师道、游师雄、潘拯、李复、田腴、邵彦明等。但到张载身后,由于他生前不是

名公巨卿,没有政治势力,也没有富厚的田产、宗族,关学的阵营开始衰落。他的

著名的弟子三吕和苏囗投入二程的门下,关学开始洛学化。只有未及门的弟子李复

还在坚守张载的正传。到明代,关学曾一度复兴,但是关学的内容却打着程朱的旗

号。只是到明末清初的李囗和王夫之,特别是王夫之,重新推崇张载为正学,把张

载的唯物主义宇宙论发展到一个最高的阶段。

张载在学术上的追求,可以概括为一个“新”字。他在一首《咏芭蕉》的诗中

写道:“芭蕉心尽展新枝,新卷新心暗已随,愿学新心养新德,旋随新叶起新知”。

学新心,养新德,起新知,宋代新儒学的形成,与这种求新的思潮是分不开的。这

个新就表现在儒学的哲学化。周敦颐是把道家的宇宙论与儒家的易学相结合,建立

他的天人一本理论。二程则汲取佛教本体论的形式,创立了理一无论的哲学。张载

与他们不同,他是在总结当代自然科学和传统易学的基础上,创立自己独特的“太

虚即气”的宇宙本体论。正如朱烹评论他说的:“横渠之学是苦心得之”,说很少

有人象张载的关学派那样用功求索的。张载自己也说:“学贵心悟,守旧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