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找小说网 > 中国历代大儒 > 第198章完结

第198章完结

rdquo;的本原和主宰者,“物”是性派生的被主宰者。因此,他断言:

“非性无物,非气无形,性其气之本”,“气之流行,性为之主”(《知言》卷3,

《事物》)。虽然承认了非气无形,但仍以“性为气之本”,“气之流行,性为之

主”(同上)。这就是说,不仅物是性所派生,就连作为构成万物的质料——气,

也是性的派生物。以上这些说法虽然吸取了张载气本体论中的一些思想,但又把气

降低到被派生的地位,使之变为第二性的东西。由此可见,胡宏既不同意张载的气

本体论,也不赞成二程的理本体论,而是独树一帜,提出了他的性本体论。

在一些地方,胡宏和二程一样,也讲到了“道”和“太极”的范畴,如他说:

“道者,体用之总名,仁其体,义其用,合体与用,斯为道矣。”又说:“中者道

之体,和者道之用,中和变化,万物各正性命。”(同上卷2,《往来》)这样看来,

又似乎是以道为本体的本体论。然而,这里的“道”,明显是指人道而言,如“仁

义”这个范畴在儒家学说中是一个广泛的道德范畴,“中和”也是一个伦理范畴。

儒家把“仁义中正”看做是修身处事的最高准则,他们认为,人的修养如能达到

“中正仁义”的境界,就可使“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”。胡宏也说了“中和变化,

各正性命”的话。因此,胡宏在此处所讲的“道”就是圣人之道,即伦理道德之道,

是修身处世的最高准则。不过他又说:“天者,道之总名也”(《知言》卷5,《汉

文》),在这里,“天”比“道”的层次更高,因为天是“道之总名”,这就是说,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