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除四书、五经外,对先儒的书乃至诸子百
家、禅、道《楚辞》、兵书、史书无不涉猎,并且还吸取了许多自然科学知识。他
是一位知识非常广博的大学问家。
二、仕途生涯多艰 做官清正有为
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(1151年)朱熹 22岁,官授左边功郎,被派往泉州同安县
为主簿。他在任职期间,主要是认真为封建国家催收赋税,按照儒家礼教整饬民风。
他纠正了当地贫民因“贫不能聘”而行的“引伴为妻”的陋习。他还积极搜集藏书,
在同安建立了“经史阁”和“学宫”,招收生徒进行讲学,并以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
和唐、宋礼制为蓝本,绘制了礼仪、器用、衣眼等图,教授学生习用。此外,也协
助当局镇压过一次饥民暴动。
朱熹为官正直,能体察民情。公元1167年秋天,福建崇安发生大水灾,朝廷派
他前往视察灾情,他曾遍访于崇安各山谷之间。在视察中,朱熹发现“肉食者漠然
无意于民,直难与图事”(《文集》卷10)。他说:“若此学不明,天下事决无可
为之理”(同上)。由于灾情严重,粮食无收,地方官不认真救济,到次年青黄不
接之时,就在崇安发生了饥民暴动。这时,朱熹与知县诸葛廷瑞共同发起,要求地
方豪富,用藏粟赈救饥民,他又请求朝廷以“六百斛赈济”,这才平息了饥民的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