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找小说网 > 中国历代大儒 > 第221章完结

第221章完结

吕希哲虽博采众儒之学说,“然晚年又学佛,则申公家学未醉之害也。.d+a.s!u-a?n·w/a/n!g+.\n`e_t¨”又说:吕

本中溺于禅,则家门之流弊乎!”朱熹批评吕祖谦之学“大杂”,“不能守约”

(《金华丛书书目提要》卷7)。他虽然称赞“东莱博学多识”,但又指责其“守约

未也”。其实,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的理学观点去求责于人,如果用百家争鸣的态度

来看问题,则不足为怪。吕氏之学能放宽视野,广收博采,恰恰表现了在治学方法

上的优点。

吕祖谦最初以恩前入仕,但由于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,于孝宗隆兴元年

(1163年)便考中了进士,不久又考中了博学宏词科,此后一直担任文教学术的职

务,先后做过儒学教授、大学博士、讲官、史官,官至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和实录

院检讨。这就为他从事学术研究和创立学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。在此期间,不仅撰

著了许多关于理学、史学和文学的著作,并且积极从事讲学授徒活动。′看_书~君^ `更.辛,罪+全.宋孝宗乾道

二年(1166年),吕祖谦护送母丧回到婺州,利用守孝的时间,在武义县境内的招

明山筑室暂居。在这段时期,“四方之士争趋之”,专门从事讲学活动三年之久。

乾道八年(1182年),因为其父办理丧事,又回婺州,守孝期间,他的许多学生又

回到身边受业。这段时期,吕祖谦还同陆九渊、朱熹等人经常往来,互相进行学术

交流。中国学术思想史上著名的“鹅湖之会”就是在这一时期由吕祖谦发起进行的。

作为一个学派的创立者,吕祖谦的学生很多,据《重修浙江通志稿》记载,其可考

者不下百余人,他们来自南北各地的不同州县,其中以浙江及其邻省居多。仅《宋

元学案·东莱学案》所载,较著名者有叶卦、葛洪、乔行简、辅广等20余人。另见

于《丽泽诸儒学案》者63人。此外,尚有私淑弟子多人。

吕祖谦之弟祖俭与祖谦共列于《宋元学案》的《东莱学案》之中,他受业于祖

谦,也是当时有名的学者之一,并且是其兄长所创的“婺学”代表人物。~1/7/k^a^n¢w·e?n~x,u¨e..~c·o′m/吕氏之学

在吕祖谦之后延绵不绝,“祖谦既没,弟祖俭继其遗教,由是速传不替,历元至明,

则又四百年,文献之所寄之也。”(《重修浙江通志稿·丽泽源流传》)

由于吕祖谦晚年家居讲舍名为丽泽书院,全祖望在《宋元学案》中,除立有

《东莱学案》专述吕祖谦、吕祖俭的行事及学说之外,尚立有《丽泽诸儒学案》叙

其后学。他在《案语》中说:“明招学者自成公(吕祖谦)下世,忠公(周祖俭)

继之,由是递传不替,其与岳麓之泽并称,……明招诸生历元至明未绝,四百年文

献之所寄也。”(《宋元学案》卷73)

三、调和朱陆欲融“理学”“心学”于一

吕祖谦的理学思想主要来自家传,而吕氏家学虽然不私一说,但仍以儒学为宗,

他们同其他理学家一样,特别注重对《中庸》、《大学》的“治心养性”、“穷理

尽性”和“正心诚意”等学说的提倡和研究。所以在吕祖谦的理学思想中,也是以

“正心诚意”和“治心养性”为其主要内容。他自己从幼年时期便躬行践履了这一

思想。《宋史》本传说他“少卞急,一日,诵孔子言‘躬身厚而薄责于人’,忽觉

平时忿囗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