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找小说网 > 中国历代大儒 > 第223章完结

第223章完结

其次,他又根据天人相通的观点来说明“心”和“理”的一致性。吕祖谦说:

“圣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,天地之中,一物顺理,无非所以发吾之良心;一物不顺

理,无非所以警吾不善之端也。”(同上卷4)这里所讲的“心”和“理”的一致性,

主要是指圣人之心同天理的一致性。因为“圣人之心即天之心”。为了说明这个观

点,他根据孟子“万物皆备于我”的主观唯心论进行了如下论证:

圣人备万物于一身。上下四方之宇,古今往来之宙,聚散惨舒,吉凶哀乐,犹

疾痛菏痒之于身,触之即党,平之即知。清明在躬,志气如神;嗜欲将至,有开必

先。仰而观之,荧惑德星,囗枪枉矢,皆吾心之发见也。价而察之,醴泉瑞石,川

沸山鸣,亦吾心之发见也。”(《东莱博议》卷2)

对于一般人来讲,要使心与理相通,则是不容易的,所以吕祖谦又说:“告君

子以理,告众人以事,所谓众人者,见形而后悟,按迹而后明,遽可理晓也。”

(《东莱左氏博议》卷2)圣人之外的人,也有“君子”和“众人”之分,前者是有

道德、有智慧的明白人,对他们可以告之以理,就可受到启悟,对“众人”来说,

只能告之以事,因为他们的道德和智慧低下,不能直接领悟事理,只能依据事实

(形、迹)说话,才能使他们明白该怎样做、不该怎样做。这种说教,比起“民可

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”的愚民政策固然有所进步,但仍然是圣贤史观的表露。

综上所述,吕祖谦的理学思想,既肯定了客观唯心主义的“理”本体论,又强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