良”;“顺行以事师长”)的学规,但在另一方面又提倡治经史以致用。
他要求“学者当为有用之学”(《左氏东莱博议》卷5)。他的思想有同陈亮事功之
学合拍之处。他晚年与陈亮结为挚友,“相互讲论切磋”,颇有共同语言。陈亮说:
“亮平生不曾与人讲论,独伯恭于空闲时,喜相往复,亮亦感其相知,不知其言语
之尽。伯恭既死,此事尽废。”(《陈亮集·丙午复朱元晦秘书书》)又说:“伯
恭晚岁于亮尤好,盖亦无所不尽,箴切诲戒,书尺俱存。”(同上《又甲申秋书》)
甚至还说:“四海相知,惟伯恭一人”(同上)。说明二人交情之深,思想交流甚
密,这对吕祖谦的思想无疑会产生深刻影响。全祖望说:“乾、淳之际,婺学最盛。
东莱兄弟以性命之学起,同甫(陈亮)以事功之学起,而说斋(唐仲友)则为经制
之学。考当时之为经制者,无若永嘉诸子,其于东莱、同市,皆互相讨论,嗅味契
合,东莱尤能并包一切。”(《宋元学案》卷60)吕祖谦的经世致用之学,不仅广
泛吸收了浙东事功学派的思想,同时还包容了唐仲友的“学务经世”思想。这说明,
吕祖谦不仅强调“要以三德三行立其根本”,同时还强调“学以致用”。他说:
前教以三德三行以立其根本,……然又须教以政,使之通达政体。……故国政
之有中者,则教之以为法;不幸而国政之或失,则教之以为戒,又教之以如何振救、
如何措画,使之洞晓国家之本末原委,然后用之,他日皆良公卿也。后世自科举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