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找小说网 > 中国历代大儒 > 第226章完结

第226章完结

阶级思想意识的集中体现,它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是十分深刻和巨大的。?白\马′书.院~ ^追^蕞^歆_蟑/截\作为理

学中的“心学”一系创始人的陆九渊,自然在中国思想史和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

一、豪门苗裔 聪颖早悟志气高

陆九渊,字子静,生于宋高宗绍兴九年(1139年),卒于宋光宗绍熙三年(11

92年),江西抚州金溪(今江西临川县)人。由于他在中年以后,到贵溪的象山居

住讲学,又自号“象山居士”,故学者称他为象山先生。

据《象山先生行状》记载,陆九渊的远祖为妫姓,战国时期,取代姜姓齐国的

田氏先祖敬仲(田完),就是妫姓之后裔,所以陆家的祖先又姓田。陆九渊家族一

系,是齐宣王之少子元侯田通传下来的,因当时四通的封地在平原盘县陆乡,他于

此定居,故改为陆姓。自四通下传至第42代的陆希声(陆九渊的八世祖),做了唐

昭宗的宰相。五代末期,陆家因避战乱,才迁徙到江西抚州的金溪,购置产业,是

当地声望很高的豪族大姓。+看·书¢君· ′追′蕞.芯!章·踕^但是,从陆九渊的高祖到他父亲四代,都没有人做官,

这是陆家处于衰落的时期。陆九渊为其弟九叙所写的墓志铭中说:“家素贫,无田

业,自先世为药肆以养生。”(《陆象山全集》卷28)又说:“吾家素无田,蔬园

不盈十亩。”(《陆(九皋)修职墓表》,同上卷28)他们主要是靠开药店的生意

来维持生活。不过,这个没落的官僚世族家庭,传到陆九渊这一代,由于他的二哥

陆九叙善于经营,经济状况又大有好转,政治地位也大大提高了。

陆九渊的父亲名贺,生九渊兄弟六人,陆九渊最小,他的四哥九韶、五哥九龄,

都是当时较有名气的理学家。陆家也是世代崇尚儒学的书香门第,陆九渊的高祖陆

有程,就是一位“博学,于书无所不观”的学者;曾祖“能世其业,宽厚有容”;

其祖父陆晋“好释老”;其父亲陆贺也是一位典型的儒生。^w\a.n\o¨p+e~n¨.?c-o!m!(上引均见于《象山全

集》卷27)

陆家世代谨守礼义,是一个典型的宗法制家族。九渊的父亲陆贺“究心典籍见

于躬行,酌先儒冠,昏丧祭之礼行之家,家道之整著闻乡里。”(同上)完全按照

封建制度的礼仪来整治家风,后来孝宗皇帝赞扬说:“陆九渊满门孝弟者也。”

(《象山全集》卷36《年谱盯这个典型的封建宗法制家族,在《宋元学案》卷57中

有如下介绍:

其家累世义居。一人最长者为家长,一家之事听命焉。岁选子弟,分任家事,

凡田畴、租税、出内(纳)、庖爨、宾客之事,各有主者。先生(陆九韶)以讽诫

之辞为韵语。晨兴,家长率众子弟谒先祠毕,击鼓诵其辞,使列听之。子弟有过,

家长会众子弟而训之。不改,则挞之。终不改,度不可容,是言之官府,屏之远方

焉。

上述介绍表明,家规十分严格的陆氏家族,是完全按照宗法制度管教族人。陆

九渊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训练出来的封建礼教之代表人物,由于他能严格奉行

这个制度,所以《年谱》说他“事继母(其生母早在他幼年时即逝去),与诸兄曲

尽孝道。”由于九渊兄弟有孝亲的名声,所以其一家都受到宋孝宗的赞扬。

陆九渊自幼聪明好学,是一个早熟儿童,《行状》说他幼年时期不喜欢游玩,

“敬重如成人”。他善于思考,“遇事物必致问”,三四岁时,“一日忽问:‘天

地何所穷际’?”其父“笑而不答,遂深思至寝食。&rdqu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