歌豪咏,胸次洒落,穷年口诵心
惟,于书无所不观,尤其喜读《仪礼》、《左传》以及司马迁《史记》等,为文简
古有法,赋诗援笔立就,所著有《竹轩稿》、《江湖杂稿》若干卷。
守仁的父亲王华(1446——1522),字德辉,号实庵,晚号海日翁,曾读书龙
泉山中,学者称为龙山先生。王华生性聪敏,刚会说话时,其父教他读诗,经耳便
能随口吟诵。年龄渐长,读书竟至过目不忘。30岁那一年,松江提学张时敏测试其
文,大加赞叹,并以状元及第相许。由此,王华名闻遐迩,故家世族争着前来礼聘
他为子弟师。明宪宗成化十七年(1481),王华赴京参加廷试,名列第一甲第一人,
果然应了张提学之言,考取了榜首状元,授官翰林院修撰。后历任日讲官、东宫侍
读、礼部右侍郎、南京吏部尚书等职。王华立朝刚正,剀切敢言,终因不附宦官刘
瑾而被勒令致仕。其学一出于正,恪守儒家法度,写诗作文专求辞达,不以雕琢为
工,著有《龙山稿》、《垣南草堂稿》、《礼经大义》、《杂录》、《进讲余抄》
等,凡46卷。
王家这样一个世代为官的书香门第,自然使王守仁受到上等的文化教养,从而
决定了他必然走上读书做官的人生道路。其先辈们的言行趣尚,无疑给王守仁以直
接的熏陶和感染,促进了他的个性气质乃至学说观点的形成和发展。王家祖辈几代
都喜欢研读《易》、《礼》、《春秋》、《左传》、《史记》等典籍,而对官方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