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阳明心学开始了由“中而信”
到“终而辨难不遗余力”的转变。
刘宗周家居三年。这期间,他的学术思想日渐成熟,名声远扬。而这时明朝的
内忧外患也越来越严重,东北的满洲日益强大,明军连年失利;朝中则党争不已,
政治腐败。刘宗周虽身在江湖,但还是心系魏阙,不在其位,并非不谋其政。他在
《与周绵贞(起元)年友书》中,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写道:
今天下事日大坏,莫论在中在外,皆急需匡救,以缓须臾之决裂。况遐荒远激,
尤非帖然无事之日,又重以茸囗子之酿成弊也久矣。今得一二正人在事,地方之患
犹不至一日瓦解耳。敌患孔亟,当事者苟率而处军国,无一举动可人意,恐旦夕有
变,吾辈士大夫诚不知死所。
他认为,国事弄到现在这个样子,“吾党与有罪焉”,不能只怪所谓“奸党”。
他对“正人”的行为作了深刻的反思,指出“吾辈出处语默之间,亦多可议。往往
从身名起见,不能真心为国家。”只顾自家博取好名,不以国家为念,如果天下一
旦土崩瓦解,将死无葬身之地。所以刘宗周痛切地说:“所云吾党之罪,在宋人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