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思想的新开展”,可通过以下三条途径来
实现:
一是“以西洋之哲学发挥儒家之理学”,使儒学哲学化。贺认为,以苏格拉底、
柏拉图、康德、黑格尔等为“正宗”的西方哲学同以孔子、孟子、程朱、陆王为
“正宗”的中国哲学,都具有共同的唯心主义实质,即他所谓“东圣西圣,心同理
同”。因此,“儒家思想能够把握、吸收、融会、转化西洋文化,以充实自身,发
展自身,则儒家思想便生存、复活,而有新开展”(《文化与人生》)。当然,融
会、贯通的原则,应当是“以儒家精神为体,以西洋文化为用”,即以儒家思想或
民族精神为主体,去儒化西洋文化;融会之途径,既可通过在儒学的范畴中注入西
方唯心主义的内容,如他用新黑格尔主义“心即绝对”的观点去解释“仁”,试图
建立“仁”的宇宙观和本体论,亦可通过用西方哲学的思想方法来论证儒家哲学的
典型命题。如他以新黑格尔主义的整体思维方法来论证儒家“心外无物”的命题。
而中西哲学融会、贯通的结果,将是“使儒家的哲学内容更为丰富、系统,更为严
谨,条理更为清楚,不仅可作道德之理论基础,且可奠立科学可能之理论基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