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找小说网 > 孔子传 > 第25章完结

第25章完结

4

一人皆要能分别得自己的知与不知,莫误认不知以为 知。~k?a¢n?s!h.u·h?o^u-.~c`o,m′亦不当于己之不知处求,当从己之所知处求,如 此自能从己之所知以渐达于己之所不知。 季路问事鬼神。子曰:“未能事人,焉能事鬼?” “敢问死。”曰 :“未知生,焉知死?”(十一) 此章把人事与鬼神,生与死,作一划分。孔子只 教人求知人生大道,如孝弟,如忠恕,此应尽人所可 知,亦是尽人所能学。孔子不教人闯越此关,于宇宙 鬼神己所不知处去求,是孔子言知,极简约平易,可 使人当下用力也。 子曰 :“吾有知乎哉?无知也。有鄙夫问于我, 空空如也。我叩其两端而歇焉 。”(九) 此鄙夫心有疑,故来问。孔子即以其所问之两端、 正反、前后等罄竭反问,及使此鄙夫转以问变成为答。 鄙夫自以其所知为答,而其所不知亦遂开悟生知。故 孔子又曰: 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举一隅,不以三隅反, 则不复也 。”(七)

5

孔子之循循善诱,教人由所知以渐达于所不知之 境。*丸\夲?神!栈! \首?发¢此为孔子言知之最简约平易处。 子贡曰 :“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,何如?可谓 仁乎 ?” 子曰 :“何事于仁,必也圣乎?尧舜其犹 病诸!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,能近 取譬,可谓仁之方也已 。”(六) 天地万物,一切莫近于己。己欲立,始知人亦欲 立。己欲达,始知人亦欲达,知如何立己,即知如何 立人。知如何达己,即知如何达人。己之欲之达,出 于己心。能尽此心。即忠。推此心及人,即恕。此为 孔子言仁之最简约平易处。 子曰 :“仁达乎哉?我欲仁,斯仁至矣。”(七) 人莫不各有一己,己莫不各有一心。此心无不欲 己之能立能达。此心同,此欲同,即仁之体。此仁体 即在己心中,故曰不远,欲之斯至也。孔子言吾道一 以贯之,即贯之以此耳。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,即欲 立欲达也。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不惑即是达。五 十而知天命,则是天人一体。学不厌,教不倦,尽在 其中。忠恕之道亦至是而尽也。

6

三、有关晚年著述部分 子曰 :“ 吾自卫反鲁, 然后乐正,雅颂各得其 所 。¨E+Z-暁·说`徃′ ?最?鑫·漳¢节~更+辛′哙?”(九) 孔子以诗教,诗与乐有其紧密相联不可分隔之关 系。另文字特殊,诗之本身即涵有甚深之音乐情调。 古诗三百,无不入乐,皆可歌唱。当孔子时,诗乐尚 为一事。然诗言志,歌永言,声依永,律和声,则乐 必以诗为本,诗则以人之内心情志为本。有此情志乃 有诗,有诗乃有歌。而诗与乐又必配于礼而行。孔门 重诗教,亦重礼教,即在会通人心情志,以共达于中 正和平之境。 诗有雅颂之别。颂者,天子用之郊庙,形容其祖 先之盛德,即以歌其成功。又有雅,用之庙廷。大雅 所陈,其体近颂。远自后稷古公,近至于文王受命, 武王伐殷,西周史迹,详于诗中之雅颂,尤过于西周 之书。小雅所陈,则如饮宴宾客,赏劳群臣,遣使睦 邻,秉钺专征,亦都属政治上事。故大雅与颂为天子 乐,小雅为诸侯之乐,风诗乡乐则为大夫之乐。诗与 礼与乐之三者,一体相关,乃西周以来治国平天下之 大典章所系。至如当孔子时,三家者以雍彻,不仅大

7

夫专政,骄僭越礼,亦因自西周之亡,典籍丧乱,故 孔子有我观周道,幽历伤之之叹。吴季札聘鲁,请观 周乐,是西周以来所传诗乐独遗存于鲁者较备。孔子 周游反鲁,用世之心已淡,乃留情于古典籍之整理, 而独以正乐为首事。所谓雅颂各得其所者,非仅是留 情音乐与诗歌。正乐即所以正礼,此乃当时政治上大 纲节所在。孔子之意,务使诗教与礼教合一,私人修 德与大群行道合一。其正乐,实有其甚深大之意义存 在。 孔子又曰: 兴于诗,立于礼,成于乐。(八) 正因诗礼乐三者本属一事。 孔子告伯鱼,曰 : “不学诗,无以言。”又曰 :“不为周南召南,其犹 正墙面而立 。”(十七)盖诗言志,而以温柔敦厚为教。 故不学时,乐于无可与人言。人群相处,心与心相通 之道,当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